2013年3月17日 星期日

在公共空間的創意生活



前文又是一篇寫在前面的東西,已經不記得是什麼時候開始,牽起了這個活動的基本成員,有社區社群、策展人、小小藝術家、以及一個未知的展覽。在淡水從事採訪、文化行政工作數年,喜歡關注跨界的藝術創作,這還是第一次介入或像是參與了一場我們都不知道發展會是如何的展覽計畫,直到它在淡水於2013.3.16-4.17展出。



展覽介紹:
2012上海雙年展「中山公園計畫」
分布在淡水五地點(有河book,淡水三協成餅鋪,淡水登峰魚丸博物館,公司田溪程氏古厝,淡水漁業生活文化影像館):共十個作品放置於淡水的街道空間中,同時也呼應了淡水社區工作室即將在上海雙年展展出的作品:除了說明了缺乏計畫的公園想像與公園機能被肢解的找尋過程,更加深了從公私領域邊際的模糊這個觀點而言,空間在都市過程中的異化造成了空間中許多美好特質漸漸消逝的現況。(策展說明摘錄) 展出時間至4月17日止。

活動地點資訊

參展藝術家:楊智富
參展作品名稱:「社區臉書」藝術創作計畫

展出地點:

登峯魚丸博物館
淡水區中正路28巷1號
星期一至星期日11:30~19:30
捷運淡水站→沿中正路步行約10分鐘

楊智富(5) 的《「社區臉書」藝術創作計畫》從另一個面向討論公共空間中公共性的瓦解。他和淡水當地的社團「好玩ㄏㄠˋ學團」用快閃的方式突然在公共空間中辦家家酒的動作,讓觀眾想像著參與創作者對於公共空間不同以往的理解;淡水擁有一群年輕媽媽組成「好玩ㄏㄠˋ學團」,共同帶著學齡(小學)前孩子參訪藝文據點、公共設施,組成各學科師資、教案,一起帶著孩子玩中學、學中玩。(楊智富,2013)
 
於 「藝術快閃行動」之後舉辦一場「香草之旅」,邀請「香草街屋」主人蔡以倫帶領大人小孩進入香草、草香的世界,把當代人的生活文化、生命美學藉由「香、草」 的迎入,讓當代「家人」帶著香氣走入人群、進入社區。活動中每組親子體驗香草的香氣,並且討論決議出最喜歡的香草,會後帶走那株香草回家照料。
淡水公共空間,社區臉書 藝術創作計畫 (過程)
始末交代還是要從淡水區公所2012辦理的國際環境藝術節開始,當時筆者擔任藝術節行政人員,赫見淡水社區居民主動報名踩街活動,有別於其他在地社團多為成人、退休族群的參與,一群父母帶著學齡前的孩子,以積木玩具為主題,表達組織的成員性質就像是組積木的遊戲,在教育上也是以一種組合(建構)的概念,更是一個大人小孩聚集而成的社團;當時於一個多月間在藝術家協助下,定期於淡水稽征所旁的工作站,大人陪伴小孩一起做道具,最後上街遊戲。

這群另類的家長(以女性為主),從參訪淡水以及各地的觀光工廠開始,也參訪警察局、消防局等機關,自行尋找從生活教育可作為家庭教育延伸的各類空間。而策展人楊智富亦為移入淡水的新住民,於淡水曾經與國小學童進行互動式的體驗創作,並展示於淡水山林間的溪壑之中,以及老街的巷弄空間。這兩者,一方是尋找周圍生活空間、一方是已然關注淡水公共空間與藝術發展的策展人/藝術創作者;似乎註定會走在一個交會點,因緣際會之下,也讓筆者能夠介入這場在淡水前所未有的社群網絡藝術快閃計畫 。 

首先楊老師以觀者角色,陪伴社區社群幾次的空間參訪,於當中發現親子間關係以及兒童對周遭空間的好奇與探索,楊老師曾說:「身為藝術家,我不知道能做什麼,因為這群媽媽和小孩的空間游擊戰,儼然是一種藝術創作」

觀察母親們於大樹下自行帶領閱讀、英文、表演等課程,並以鼓勵小朋友當「我是好寶寶」的獎勵方式,帶動孩子對於團體生活紀律的遵守,主要評分標準為:「我很乖,我這個禮拜幫媽媽做了一件家事」。其後於淡水文化國小蝶園(校園閒置空間利用),進行第一次的創作合作計畫討論,決定以社群的需求為主軸─希望經驗一場真正的藝術教育或創作,開啟於臉書上以淡水公共空間「社區FB」藝術創作計畫、「好」團公開及私密社團為溝通平台,並由楊老師帶領進行 後續在社區空間的藝術創作教學。

2013.1.7講座臉書宣傳
2013.1.7文化國小蝶園‧創作計畫討論

淡水文化國小蝶園

2013.1.26快閃活動預演臉書宣傳


2013.1.26淡水觀潮藝術廣場‧快閃預演前

回顧長達兩個月的互動時間,一個起於社區居民們因為尋找活動空間,從自家社區公共空間開始相互交流聚集,到組團跨出家園,並形成臉書社團,公共空間的意涵在虛擬的社群討論被建立,也因為他們的腳步開啟尋找友善公共生活空間,回憶當時大家熱烈討論的一本書:街道是大家的,到上街快閃宣示:街道是我們可以任意進出遊戲的,最後能於淡水觀光空間進行發表;他們尋找公共生活的腳步依然在行進,並藉由影像傳播能讓更多人知道,公共空間可以是有感的,於這般跟隨旁觀的旅程之間,我們相同的信念就是,街道是大家共有的,更多未知的公共空間領域亟待這塊土地上的住民去開發、佔領。
這是一場沒有申請就發生在淡水觀潮藝術廣場、渡船頭以及捷運站的快閃活動,是大人帶著小孩一起游擊的遊戲,我依然記得孩子們帶著自己所畫的傘興奮的舞動、或是不知所措,也在那把、母親一起編織的路邊一把大傘下,脫序演出,創造自己在公共空間的創意生活,更記得楊老師曾說;「這些傘,不會有相同的第二把,即使是創作者本身也無法複製」。
 訪談‧記錄‧賴正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