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如果覺得我這樣交稿很爛的話 請來信


我沒在睡就在胡思亂想,我不在家就在去論壇的路上。
─作為一個假文青,這是必要的狀態。
Cerveza Moni
(前文略)
那天深夜青年在氣溫15度下希望國家去審查媒體遭到企業壟斷,抗議新聞之死,而內心激動不已恨自己為甚麼在家沒去的狀態,不停關注 網路上有關訊息並且冷靜的轉PO;緊接著美麗女主播開始播報今年底國家又將花上多少跨年晚會去換那一瞬間除了噪音我感受不到的歡樂,大家也千萬不要忽略, 消化預算,聖誕節活動更是大宗。當時在臉書上有了這樣的發言:「何止跨年應該停辦,政府主導的節慶都應該停止─(這個部分相信已經有很多的討論,大家不停 標案、賺到了錢,有提升產業嗎?)
※在此補充說明的是想要了解這股歪風來龍與去脈,務請參考中時國會小組於2007年的考察,做成了連七篇「全台 飆節慶的迷思」。然而,臉書上接續說得是這樣─政府不懂如何調整自己的角色,人民支付的稅金,就是不停燒掉,大家看到自己周遭或是參加的免費活動,能否看 清多少是出自人民的辛苦錢?」 

相信可以這樣說,台灣曾經珍貴的,恐怕應該是我們固有的傳統節慶和在地的人情味,但一年比一年淡薄的虔誠成為了有錢才能成的廟會慶 典(當然台灣還是有屬於文化資產那面的真信仰)。原諒筆者的能力還不到幾句話可以論述(短篇才是王道!都快世界末日還說那麼多幹嘛!再不花點時間行動,就 沒機會了呀!)言歸正傳,如今所要說陳述的事實是,綜觀全台灣辦理的節慶並不止觀光局網站所能夠查找的一切,還必須將上各縣市政府鄉鎮市區公所每年所舉辦 的「節日慶典」逐一納進盤點(這一點不得不說是政府自己橫向聯繫有夠差!其餘的請讀者發揮想像),才能將數字列個清楚,讓人民一窺,政府一年究竟花掉多少 錢來買我們的歡樂。

為何要把箭射向節慶,首先必須讓我節錄「閒暇:文化的基礎(LEISURE:THE BASIS OF CULTURE)」書中的一大段話,供大家思考所謂的「節日慶典」 。首先必須了解作者Josef Pieper 的閒暇意義,他說:
閒暇是一種心靈的態度,也是靈魂的一種狀態,
可以培養出一個人對世界的觀照能力。
(接下來很長一大段,不是用來充版面,是有點氣餒沒人要跟我談哲學)
然而「閒暇」如何在最深層的意義上成為可能?並且能夠證明其正當性? 我們不妨先再問一遍這樣的問題:如果單只是訴諸「人文」的要素,是否即可穩固奠立閒暇的基礎並加以保存下來?我要在此強調,光依賴「人文主義」是絕對不夠 的。 我們可以說,閒暇的真正核心所在是「節日慶典」,在節日慶典的慶祝活動中,三個觀念性的要素匯集一處合而為一:輕鬆、不賣力以及「閒暇創造」取代「功能」 的優勢。 如果節日慶典活動正是閒暇的核心意義所在,那麼閒暇之所以成為可能並視為正當,必須追溯節慶活動本身的源頭,這個源頭就是儀式崇拜。以有別於過日常生活的 方式去和這個世界共同體驗一種和諧,並渾然沉醉其中,可以說正是「節日慶典」的意義。

當然,自從法國大革命以來人們一直不停努力在創造宗教崇拜無關或甚至反宗教崇拜的人為節慶活動,比如像「布魯斯特節」 (Brutusfeste)或是五一勞動節(Feiertage der Arbeit)均是,這類慶典活動盡其所能要表現出熱鬧的「節慶」特質,但是這種特質終究還是離不開類似宗教崇拜的範圍。可見任何的節慶活動唯有和宗教崇 拜行為攀上關係,我們才能在其中真正感受到一種真實的熱烈節慶氣氛。不過,真正帶有宗教崇拜性質的節日慶典和人為節慶活動兩者之間的差別還是至為明顯,前 這像是根植於土地的一般樹木,真實而自然,後者像是五月裡的山楂樹,被連根拔起來當作裝飾節慶的用途。當然,我們也許已經生活在一個人為節慶時代的開端, 想來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比如我們(在德國)是否可能要面臨大費周章去慶祝由官方或握有至高權力的政治領袖們所制定的節日慶典?我們忍不住要懷疑,這種人 為的節慶活動「假日」是否能夠如宗教崇拜的節日慶典那樣,帶給我們和世界融為一體的感覺?還有,這種假日的危險魅力是否正是剝奪我們那種和諧感的要素。


世界末日要到了,不想說再說,再說也沒有用。

Cerveza moni
Wish U a __________________ World

如果覺得我這樣交稿很爛的話
請來信

Cerveza.moni@gmail.com

2012.12.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