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2日 星期五

當古蹟都被換上新裝,我們能留住什麼?


國際藝術家的放大鏡()
淡水河川暖化議題,與國際同步思考
在2007年結束以前,淡水中正路突然換上「藝術」新妝,有馬偕上岸處紀念銅像的設立,觀潮藝術廣場的啟用,以及中正路藝術工坊298等。這些裝置 與活動的增加,除了使淡水增添觀光景點外,您可知道在街道上從事藝術活動的意義是什麼? 最近公所不斷將閒置空間再利用,進行著公共藝術的裝置、環境的美化…等,都是以「藝術」為媒介,來改變人與土地的關係、期盼透過各種活動來促進居民間的交 流,促進「人、環境、藝術」三者間的交互作用,進而引發環境議題的討論、提升居民的參與意願。

英國生態藝術家大衛黑利(David Haley) http://greenmuseum.org/c/enterchange/artists/haley/繼2007年4月14-15日來台參與高師大跨領域藝術研究所吳瑪俐教授策劃的「大埔2007 大師工作營」後再度來台,成為淡水古蹟園區「藝術家駐村計畫」受邀的藝術家之一。在「藝術工坊298」進行牆壁書寫計畫:潮轉,水飛舞, 並由胡馬克(Mark Caltonhul)先生協助翻譯。這是大衛的第四件作品,在英國文化協會以及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的協助下,在德國的呂訥堡以及司圖加特進行過類似的計 畫。每個計畫都會發展出它面對氣候變遷─我們所處的星球、台灣、台北、以及淡水目前面對最嚴重的問題。大衛在牆面上,用炭筆留下了九篇詩作,這些筆跡會漸 漸消逝,也如同期待我們所面對的環境難題,隨著時間一一被解決。


駐足淡水期間,大衛每天在竹圍與藝術工坊298往返,過程中大衛除了觀察淡水人的生活,並與之悄悄互動。他表示與居民「互動過程」的本身才是藝術。 當他每天在淡水工作時,會主動或與前來工作坊的民眾說明自己的創作理念、交換意見。同時在這次的駐村計畫中,大衛與本地國小兒童面對面、進行「荒地漫步」 的活動,由淡水的小朋友帶著大衛走訪大屯溪,尋訪淡水河的源頭,一同探索一條河川的面貌,並引導兒童思考水資源等環境問題。他說:「上山的時候,孩子帶我 看見小溪旁的新建築、有人在釣魚從事各種活動;下山的時候,我們看見了河裡的死魚、社區製造大量的水源污染物。課堂時間結束,孩子必須回到教室,我繼續往 下游,來到了淡水河岸邊,心想:”淡”水,應該是指乾淨的水,只是與河流共生存的居民是否仍把水資源看得重要?我希望淡水河早日康復。」




大衛詩作第四則中文翻譯:

面對著河川
此刻,面對著彼此
面對著海洋

異鄉人重看
時間更加深了解
屆時,新視點

文化在移動
未來故事,在此刻
過渡的狀態

■大衛黑利詩作共九首:可查閱http://bamboocurtainstudio.blogspot.com/

「藝術家駐村計畫」座談會中邀請了國內生態藝術家吳瑪俐教授共同主持,教授也指出:藝術只是社會運動的媒材,而這樣的互動過程中,才能真正的達到實 踐社會理想的意義。藝術扮演的不是 「美化」的角色,而是「 引發」、「連結」、「 思考」的媒介和工具。吳瑪俐教授認為透過環境藝術行動,把與社區居民和生活與土地的深刻對話,形塑為一個「人與土地」的討論空間;不是替地方找或製造什 麼,重點是過程、和當地居民的對話、和當地人民共同營造。如果「讓生活環境更美好」是淡水人的共識,這裡的藝術就是一個「動詞」,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發生, 只要每個人行動一小步,長期下來,我們周遭的種種就會發生可觀的改變。然而對環境議題的當務之急,其實是淡水居民皆需具備這樣的「共識」,並有機會接觸與 認識,進一步有所行動,大衛說:我們還有十年的時間,讓全球降溫兩度,就從現在開始!


大衛‧黑利
英國著名的生態藝術家,現任教於曼徹斯特大都會大學(MMU),主持環境藝術(Art As Environment) 碩士學程。大學學的是繪畫,擔任過產品設計師、劇團經理、公關公司創意總監等職。1996年以優等成績從MMU環境藝術研究所畢業,1997-98便協助 哈里森夫婦執行作品計劃,現在是哈里森事務所英國部門的負責人。除了經常擔任生態藝術評審外,也常為國際刊物撰稿,參與相關會議,是英國「公共藝術與都市 設計觀察委員會」 ( Public Art & Urban Design Observatory)的委員。
生態藝術作品: 
《未來的河流》(Rivers from the Future),《漫步在荒地》 (A Walk On The Wild Side)、《河流生命3000》(River Life 3000)等,都與水有關。與哈里森夫婦正進行的《英國溫室》 (Greenhouse Britain ) 計劃,則探討氣候變遷,海平面上升的問題。
哈里森夫婦 
生態藝術運動的先鋒,他們扮演歷史學家、外交家、生態學者、調查員與藝術行動者等角色,作品涵蓋解決問題的提案,開啟公共討論,並把所有的過程紀錄 呈現在一個藝術脈絡中。他們的藝術概念包含了跨領域的合作;三十多年來,他們與生物學者、生態學者與都市規劃專家持續合作對話,為支持生物多樣性與社區發 展尋找策略與解決方法。創作對他們而言,是遊說、改變環境狀態的媒介。哈里森夫婦所執行的計畫關注河川復育、都市更新、農業和林業等議題。他們極具視野的 計畫往往導致政策的改變,並且擴展對話,包括︰
1973-1985 於美國進行的《瀉湖週期》(The Lagoon Cycle);
1988-1990於南斯拉夫進行的《給沙佛河喘息空間》(Breathing Space for the Sava River);
1994年在德國進行的《關閉畢特菲礦坑的思索,水、土壤和空氣的狀態》(Ruminations of the Closure of the Open Pit Mines at Bitterfield and the Condition of waters, the Earth and the Air) 等。
哈里森夫婦將他們的工作方法稱之為「對話的流動(conversational drift)」,新的圖像和知識形式透過跨領域的開放對話產生,並且把焦點放在特定的生態體系運作上。近年,哈里森夫婦的藝術計劃則聚焦在全球氣候暖化的議題上。
http://moncon.greenmuseum.org/papers/harrison1.html



原文載於淡水鎮刊-金色淡水112期七版


後記

文化資產敏感地圖--淡水的經驗http://blog.yam.com/tamsuigood/article/56443880
生活景 https://www.facebook.com/TamsuiHappen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